水硝化—反硝化脱氮处理是利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对污水进行微生物脱氮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分为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在好氧条件下,利用污水中的硝化细菌将含氮物质转化为硝酸盐,再利用污水中的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将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两种生物脱氮方法是污水微生物脱氮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用作标准生物脱氮方法。
相信大家对硝化反硝化工艺并不陌生。今天小编们带大家来复习一下影响硝化和反硝化的因素是什么?
首先,影响反硝化的因素是什么?
1、温度
反硝化细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 ~ 40,低于15,反硝化率明显降低,冬季低温要保持一定量的反硝化率,提供泥浆停留时间,降低负荷或提高污水的停留时间。
2、溶解氧。
保持严格的缺氧状态,氧化还原电位-110~-50mV,反硝化反应才能正常进行,悬浮型活性污泥系统的溶解氧保持在0.2mg/L以下,附着型生物处理系统可以允许高溶解氧浓度(一般在1mg/L以下)。
3,PH值
适用于反硝化反应的PH值为6.5~7.5。
4、氮源有机物
反硝化反应需要提供足够的碳源,碳源物质不同,反硝化率也不同。通常使用面粉、甲醇、乙酸、葡萄糖等作为半质像素的碳源。其中甲醇和醋酸是碳源,反硝化快,工程应用多的是甲醇、醋酸和葡萄糖。
5、碳氮比
废水BOD5和TN的比例一般保持在5~7左右。
6、有毒物质。
镍浓度大于0.5mg/L,盐度超过0.63%时,控制反硝化作用。
其次,影响硝化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1、温度
硝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0 ~ 35,影响生长速度和细菌的活性。由于15以下硝化反应速率降低,低温下泥龄延长,溶解氧提高到4 mg/l。
2、溶解氧。
硝化反应在好氧环境下进行,硝化细菌溶解氧浓度为0.5~0.7mg/L,是可以耐受的极限,溶解氧小于2mg/L,氮可以完全硝化,需要较长的污泥停留时间,所以溶解氧浓度大于2mg/L。
3、PH和碱度
硝化细菌对PH值敏感,硝化反应的PH滴定范围为7.2~8。
4、控制物质
一些有机物、重金属、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在达到一定浓度时会控制硝化反应的正常进行。
5、泥龄
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年龄应是硝化菌世代周期的2倍以上,一般在3~5d以上,冬季水温低,泥浆年龄应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