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ENGLISH

021-60516576

搜索

中文版

电话:021- 60516576 / 15221894897 传真:021-52373688 邮编:200122 E-mail:sales@sen-pro.com

Copyright ©2017 上海三澎机电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09319号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上海

上海总部地址:上海市天山路641号2号楼703室 

>
>
>
土壤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是什么?

资讯分类

土壤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是什么?

浏览量

土壤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是什么?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决定性的生命支持系统。其成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肥力是土壤显著的特征。

土壤环境因子

1.土壤的生态意义:土壤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土壤中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线虫、蚯蚓、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一些高等动物。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土壤中含有空气和水,这只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环境。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池。土壤为植物生命提供了空间、水是很需要的矿物元素。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所。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和小动物具有分解污染物的能力。


2.土壤环境因子和结构对生物的影响: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土壤的物质基础。土壤颗粒根据其直径分为粗砂(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002mm)和粘土(0.002mm以下)。这些不同大小的土壤颗粒的组合称为土壤环境因子。根据土壤环境因子,土壤可分为三类:沙土、壤土和粘土。沙土含砂量在50%以上,土质疏松,水土保持性差,透气透水性强。土壤均匀,粗粉含量高,透气性好,保水保肥,抗旱性强,适合生物生长。粘土主要由细粘土组成,质地较重,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气性和透水性较差。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孔隙的数量和大小以及骨料的大小和数量。重要的土壤结构是骨料结构(直径0.25-10mm)。骨料结构具有水稳定性。由它组成的土壤可以协调土壤中的水、空气和养分之间的关系,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土壤环境因子和结构通常通过影响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影响生物活动。


3.土壤理化性质对生物学的影响:土壤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根系的生长、呼吸和吸收能力,还通过限制养分的转化影响根系的生长。一般来说,低土壤温度会降低根系的新陈代谢和呼吸强度,控制根系的生长,削弱其吸收;如果土壤温度过高,根系会过早成熟,根系木质化会增加,从而减少根系的吸收面积。由土壤水和盐组成的土壤溶液参与土壤中物质的转化,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合成。土壤中的矿物质营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土壤水分过少导致干旱,过多导致积水,对植物生长不利。土壤湿度也会影响土壤中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和分布。


新闻咨询

NEWS CENTER